1 U# g( L, E# g8 X重庆市民董历丽2011年12月银行卡里40余万元被盗刷,之后她找到发卡的工商银行讨要赔付,但对方表示,银行没有任何过错。随后董历丽将银行告上法庭,截至目前,法院仍未对此案件进行宣判。据悉,董历丽在案发后就报了警,但直到现在仍没有任何结果。7 | ~+ N' W) [* ^/ Y
一直以来,重庆市民董历丽都认为,保管钱的最保险办法是将钱存到银行,直到2011年12月她银行卡里40余万元被盗刷为止。然而,令董历丽没有想到的是,当她找到发卡的工商银行讨要赔付时,对方却以自己没有责任而拒绝赔付。7 _6 V/ s0 `: S ~! i$ e
丢钱 40余万元被盗刷
1 W2 ]2 u( F/ V. y2009年6月30日,重庆渝北区市民董历丽在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加州支行办了一张银行卡,该卡仅办理存取款及理财业务,未开通网银及其他金融业务。5 u- `6 t+ m% u5 \/ k, G- } i
2011年12月26日晚,董历丽在重庆一餐厅刷卡消费时被告知余额不足,她以为POS机出了问题,并没有太在意。直到她当晚再次刷卡消费无果时,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她赶紧查询余额,发现卡中的455377.92元早已不翼而飞。( t. V# ~& l) A4 R3 h! w
“我立即拨打95588并前往银行查询,被告知该笔存款于2011年12月26日17时许在澳门经他人通过购买珠宝首饰刷POS机划走。在此期间,我从没有离开重庆,该银行卡一直随身携带,密码从没有泄露给他人,也没有进行过大额的取款和交易。”董历丽说。
! r7 M2 k: t. d6 `* c据董历丽介绍,她立即到渝北区公安机关报了案,但从报案到现在已经过了大半年,仍旧没有任何结果。0 p" _/ Y" f! h! Z3 f5 b( H
一位银行职员告诉记者,银行卡的防盗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一种是通过技术手段,如设置磁条等,上面录入用户的相关信息用于核实;另一种是程序手段,如对资金流动设置多重程序予以审查。银行卡防盗手段中的程序手段在划卡消费时遭到简化,所以只要突破技术,就存在银行卡被复制、资金被盗刷的可能。; ?+ N" q0 t5 N' a* X) c
记者调查发现,市场及网络甚至专门出售“银行卡复制器”。销售人员柯先生向记者介绍复制银行卡的两种方法:一是将其安装在POS机上,当消费者用银行卡消费时,记录下消费者的信息;二是将其安装在自动取款机上,当消费者使用该机器时,记录下消费者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电脑读取后,再复制到一张空白银行卡上,就成为“克隆版”银行卡。“每个‘银行卡复制器’的价格为1万元左右。为保证学会,我们可提供免费的现场培训指导服务。”; ]6 k1 l, ^2 ~& M! |
要钱 工商银行拒不赔付
; R/ R5 t7 o$ v( J2 C' B% P银行卡里的钱被盗刷后,急于用钱的董历丽立即聘请律师,向工商银行索赔,并认为自己已尽到对银行卡和密码的保管义务,存款被盗刷的原因是银行安全防护系统不严密,银行应当进行赔付。( K; w1 [- ^9 ?, t8 \5 W
$ a' X" y1 a$ y7 y8 E/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