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 Q$ f9 L, i0 k
这一阵工行网银提额的事闹的沸沸扬扬,俺也来掺和几句。.fElAwF {+ k( A) P( q4 M8 F
j$c5Jdq%p. u( A E" Z9 B. R; H
首先说明,俺非业内人士,对工行系统也不了解,下面一些看法也没什么有力的证据,只是自己看了大家的说法,以及根据自己经历做的一些推测。3Z$v _ud9~$_! m0 \+ u, Y! f4 B6 ]: Z4 {7 U
如有错处,也请大家轻拍,欢迎讨论。 P/C(|6R& h. J" z1 n" p/ Q" R. ~+ z
B)M3FBQ*n
7 l( _' ~& h! ^% IXL!Lk S
" v5 u! i- q! w# R" F. B L"W/rJZ#Q
( v4 Z8 z' t: h) g2 {* O先说结论:本次网提,是个系统升级带来的意外。q7y0[1Dv/ A7 Z' Q) Y' z
a9N5V( O9 L g- }* J) U: s, l9 m
.OC,jTG}'v! W- ?& s4 j2 c* E
f/`q-V^;M, d$ Y6 d! n! g
俺的推测思路::ejai5U'F wG;N! W' j2 f6 {& h$ a D
q^7G Af-l*H a E' W& `8 b1 k: g# E5 B5 i
X Z5 g5 G; p8 b1 t5 T+ }
Ha;S%q6o
' u. e# z2 o0 \1 O+ @% x" ]6 _6 }这个要从去年心动额度说起,大家都认同去年工行总行推心动额度是一个很有魄力的行为,并且是一个大胆改变以往信用卡营销思路的尝试。其核心理念就是根据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按照银行自己新的评价体系,大方的给予相对应的“心动”额度。总行的思路是超前,但终归审批大权主要还是在各地卡部。1?w
- q# H/ J7 y. ~. L! d+ _]9|;X~: `& {2 q/ w% f7 q" n" q
3\vyJXO0n,W0 T; @" V! q/ F
.A# W- N! w! c# @
RArVXB
) M Q% T# |) @& D! ~' }. F各地卡部的土政策具体执行方式也大大不同。到本次网银心动前,我大致归为以下几类土政策:piO"n7f jw"_^Z
9 @" o* L" d4 x o% o8 _- T0M2fW OQ{3k)B
, f2 O1 A* b# |' L2 m
6 F* k) S: e! ~6 F$ Aw7wKWU#B4K$FyD4 V* ?+ k& L9 {/ }$ F9 Z# c+ H
1.消息灵通,比较及时且严格执行总行政策的卡部。该类卡部,在去年刚开始心动时,执行比较给力,发出了不少心动额度。但后来随着一些漏洞被利用,以及刷星,还有单凭星级的片面性等风险逐渐显现,总行政策应该也有了一定的收缩,星级还是重要参考,但人工审核时会注意其他资料,不会单纯的把推荐额度发下去。&Rb$^6AP: N5 p2 [! d- }) \7 g
V%|8hj/KG'R( L3 N0 g0 W7 \: w6 ^5 r
:CvP'}v`+n9QytN$lW` @2 V# |- A4 c# b( Z
2.基本执行总行星级政策,但传达不及时有滞后,并且胆子比较小怕担风险的卡部。该类卡部估计去年第一波心动时,还没反应过来。后来总行的收缩和控制风险政策下来,星级要参考,风险也要控制。干脆来个折中,基本按星级发额度,但取个下限,例如5星50k,6星100k,7星300k,在系统里预先的推荐额度标准打个折,没特殊原因就自动按此标准批。+~s@ a$mc,?ZC5 O/ M. `% H. g! [3 ]6 ^+ Z) a
&U, f k7 S: t6 [8 v
`Gk*N9RYG0 G+ ~8 ^# l8 w
!RQ^'j|J"J7|
# W2 d" U0 x7 Z0 t6 ]$ G( A3.我行我素,星级当狗P,执行老政策,认真金白银,认票子,认行政级别的老顽固卡部。该类卡部多半十分怕风险怕麻烦,对星级啊,系统推荐啊嗤之以鼻,还是按照老政策执行,给有真金白银的有行政级别的发高额卡。Y-QQ] hteY.`
& d% ?' O. O7 C0 l; hB6pY.y |5 {) m, ^; H( a, S2 l, I S
Z
- C, G$ G" B3 [" b!eJo*C|
: y" Z3 t5 f. K6 T% {7 S8 M, P一般从这类卡部大妈嘴里容易听到类似“不是公务员不能办卡”“不到正科级不能办金卡”“没有100w存款不能办白金”之类的说法。以及出现5星批下500普及卡,还有6星申卡被拒之类的情况。好了,演员到齐了,大戏开演,8月份工行系统升级了。估计本次升级,信用卡这块想实现固定额度自动管理,自助授权,系统按照预设的规则自动判定一个额度,估计就是原来大家看到的“推荐额度”在预设额度内的,可以自助调整固定额度。+S{3P,d[:\YA5 y0 S& ^" [" s& W
.y A-xFmkj+ d1 _6 e& f8 X; `$ X0 S2 n
*f"i'd%vU3qb
% N3 p1 d' O$ c) x卡部由原来的直接审批额度导向为设定审批规则。但关键恰恰在于,自助提固额事实上绕过了卡部的直接审批干预。于是,各地卡友就看到了不同的现象:对于1这类最称职的卡部,和3这类最不称职的卡部,由于没动过系统默认规则,反而容易出现大量的6星50w和7星100w,以及其他几倍,几十倍的自助提额。 ],p9i^R`; r$ }. H; A2 X) R# M/ r
4E `t~*]_X!X\5 e8 @, M9 B* y& }
ox@;?g,B;Ay
; Q8 y! T( }) x7 Q1 A对于2这类自己打过折的卡部,虽然执行政策较为死板,但由于改过规则,该按星级批的额度都打折后给够了,因此反而没什么太大的动静。k5[.]0J9jc{0`:p6 w' _& u5 k! e, L; ^, f/ n- |5 ]
表现就是,大多数卡友看自己能提到的最高固额就是自己卡的额度。 x P'X!n s[b P$j
1 [ | {4 }7 x1 X* V& P8 {! H {9jx:F6H1R
9 F7 D, Q$ Z/ d; a$ P到此就是俺胡乱推测的工行自助调额大戏各地唱法不同的原因。无论是调过还是没调过的各位都可以按自己的经历判断下俺的推论是否有合理之处。
4 r6 I4 `5 p- \6 S |